危化品防爆仓库是用于安全存储易燃、易爆、有毒或腐蚀性危险化学品(危化品)的特殊设施,其设计和运营需严格遵守国家及行业标准,以防止火灾、爆炸或泄漏事故。
一、仓库分类与适用范围
1.储存物质类型
易燃液体(如汽油、乙醇)、爆炸品、氧化剂、压缩气体(如液化石油气)、有毒化学品等。
根据《危险化学品目录》和GB 15603《危险化学品储存通则》分类管理。
2.防爆等级
依据爆炸性环境分区(如0区、1区、2区),选择符合相应防爆等级的设备和建筑结构(如Ex d IIB T4)。
二、设计规范与技术要求
1.选址要求
远离居民区、交通干道、水源地等敏感区域,符合《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》的安全距离要求。
地势较高、通风良好,避免低洼易积水区域。
2.建筑结构
防爆设计:采用轻质屋顶、泄爆墙(泄压比≥0.05㎡/m³),减少爆炸冲击波破坏。
防火分隔:仓库内划分独立防火分区,防火墙耐火极限≥4小时。
地面处理:防静电、耐腐蚀材料(如环氧树脂),坡度设计防止液体积聚。
3.通风与温控
强制通风系统(每小时换气次数≥12次),易r气体浓度低于爆炸下限(LEL)的25%。
温湿度监控,部分仓库需配备防爆空调(温度通常控制在-10℃~35℃)。
4.电气设备
全库防爆:灯具、开关、摄像头等均需符合防爆认证(如Ex标志)。
避免使用非防爆工具,禁止明火作业。
三、安全设施与应急措施
1.防爆与防火设施
泄爆装置、火花探测系统、气体泄漏报警器(如可燃气体、有毒气体探测器)。
自动灭火系统(如泡沫灭火系统、干粉灭火装置),禁止用水灭火的危化品需特别标注。
2.防雷与防静电
接地装置(接地电阻≤10Ω),金属设备等电位连接,人员穿戴防静电服/鞋。
3.应急处理
设置应急喷淋、洗眼器、吸附材料(如沙土、吸油毡)。
明确逃生通道、安全出口标识,配备防毒面具、防护服等应急物资。
四、安全管理与操作规范
1.储存管理
禁忌物严禁混存(如氧化剂与还原剂需隔离),堆垛符合“五距”要求(墙距≥0.5m、垛距≥1m等)。
使用兼容性容器(如耐腐蚀材质),标签完整(包含品名、危险特性、应急措施)。
2.人员培训
作业人员需持证上岗,定期进行防爆、消防、急救培训。
进入仓库前消除静电,禁止携带手机等非防爆设备。
3.巡检与维护
每日检查仓库温湿度、设备状态、泄漏情况,定期检测防爆设施有效性。
建立危化品出入库台账,实现全流程可追溯。
五、常见问题与风险
混存风险:不同类别危化品未隔离导致化学反应。
通风不足:挥发性气体积聚引发燃爆。
设备老化:防爆电气失效或接地不良产生电火花。
人为失误:违规操作或应急响应不及时。
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