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/ news center

您的位置:首页  -  新闻中心  -  防爆光栅和防爆对射的安装和调试方法有哪些?

防爆光栅和防爆对射的安装和调试方法有哪些?

更新时间:2025-09-29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27
防爆光栅和防爆对射的安装与调试需严格遵循防爆安全规范(如 GB 3836 系列标准)和产品说明书,核心目标是确保设备在易燃易爆环境中稳定运行,同时避免因安装不当引发安全隐患。以下是两者通用的安装调试流程及针对性注意事项:

一、安装前准备:通用要求(防爆环境核心前提)

无论安装哪种设备,前期准备需优先满足防爆和安全基础条件,避免违规操作:
  1. 环境确认
    • 核对设备防爆等级(如 Ex d IIB T4 Ga、Ex ia IIC T6 Ga 等)是否与现场危险区域等级(0 区、1 区、2 区 / 21 区、22 区)匹配,严禁超等级使用。

    • 清理安装区域,移除易燃易爆杂物,确保安装过程中无火花、静电积累(操作人员需穿防静电服)。

  2. 工具与配件准备
    • 使用防爆工具(如铜制扳手、绝缘螺丝刀),避免金属碰撞产生火花。

    • 准备适配的防爆线缆(如 RVVP 阻燃屏蔽线)、防爆接线盒、固定支架(材质需耐腐蚀,如 304 不锈钢),线缆规格需满足设备功率和传输距离要求(一般建议线径≥1.0mm²)。

  3. 设备检查
    • 开箱检查设备外壳是否完好,防爆面(如隔爆接合面)无划痕、变形,密封胶圈无老化,铭牌信息(防爆标志、型号、电压)清晰。

    • 通电测试设备基础功能(发射端发光、接收端信号指示灯正常),确认没有问题后再带入危险区域。

二、安装流程:防爆光栅 vs 防爆对射(差异点与共性)

两者安装核心差异在于光束数量与对准难度(光栅多光束需整体校准,对射单 / 双光束对准简单),但防爆接线、固定方式一致。

1. 共性步骤:固定与接线(防爆关键环节)

(1)固定设备
  • 根据防护需求确定安装高度:

    • 周界防护(对射常用):安装高度 1.5-2.5m,避免地面杂物遮挡;

    • 设备防护(光栅常用):围绕设备周长安装,高度覆盖人员可能接触的范围(如 0.5-2m),或根据物体检测需求调整(如检测小型零件需贴近传送带)。

  • 用支架将发射端与接收端分别固定在防护区域的两侧(如墙体、立柱),确保两者处于同一水平直线(误差≤5°,否则影响光束接收),支架需牢固,无晃动(防止长期振动导致偏移)。

(2)防爆接线(严禁带电接线)
  1. 打开设备防爆接线腔(需用防爆工具拧开螺丝,避免损坏防爆面),将外部线缆穿过防爆格兰头(线缆直径需与格兰头孔径匹配,密封紧实,防止可燃气体进入)。

  2. 按照设备接线图连接线缆:

    • 电源线(L/N):接对应电压(如 AC220V 或 DC24V,需与设备额定电压一致);

    • 信号线(如报警输出、故障输出):接 PLC、报警控制器或声光报警器,需区分正负极(若为 NPN/PNP 输出,需与后端设备信号类型匹配);

    • 屏蔽线:一端接设备接地端子,另一端接系统接地(接地电阻≤4Ω,避免电磁干扰)。

  3. 接线完成后,整理腔内线缆,确保无交叉、挤压,接线端子紧固(防止虚接发热),然后盖紧接线腔盖板,防爆面涂抹少量防爆润滑脂(增强密封性),螺丝对角均匀拧紧(扭矩需符合说明书要求,避免过松导致密封失效,过紧损坏螺纹)。

2. 差异步骤:光束对准(核心区别)

(1)防爆对射(单 / 双光束)
  • 对射仅有 1-2 束光束,对准难度低:

    1. 接通发射端电源,观察发射端指示灯(一般为红色常亮,代表光束正常发射);

    2. 站在接收端一侧,用肉眼或专用瞄准器(部分产品自带)观察发射端光束是否对准接收端的 “接收窗口";

    3. 微调接收端支架角度,直到接收端 “信号指示灯" 常亮(如绿色常亮,代表光束接收稳定),若指示灯闪烁,说明光束未对准,需进一步调整。

(2)防爆光栅(多光束,如 16 束、32 束)
  • 光栅有多束平行光束,需确保所有光束均对准,否则会误报:

    1. 接通发射端电源,发射端会依次点亮每束光的指示灯(如循环闪烁),代表多光束正常发射;

    2. 接收端对应每束光的位置有 “接收指示灯",若某束光对准,对应指示灯常亮;若未对准,指示灯熄灭或闪烁;

    3. 先粗调:调整发射端 / 接收端整体角度,使大部分光束指示灯常亮;

    4. 再细调:针对熄灭的光束,微调对应位置的光束调节旋钮(部分光栅自带单束光校准功能),或轻微挪动支架,直到所有接收指示灯均常亮(无遗漏)。

三、调试流程:功能验证与防爆安全性确认

调试需分 “功能调试" 和 “防爆合规性检查" 两步,确保设备既好用又安全。

1. 功能调试(核心目标:无漏报、误报)

(1)遮挡测试
  • 防爆对射:用不透明物体(如纸板)遮挡光束,观察后端报警设备(如声光报警器、控制器)是否立即报警;移除遮挡后,报警是否立即复位(正常响应时间≤0.5s)。

  • 防爆光栅

    • 测试 1:用小尺寸物体(如直径≥光轴间距的圆柱体,光轴间距常见 10mm、20mm)遮挡任意一束光,确认报警;

    • 测试 2:遮挡多束光(如人员穿过),确认报警;

    • 测试 3:快速 / 缓慢遮挡(模拟不同移动速度的物体),确保均能触发报警,无 “漏挡" 情况。

(2)抗干扰测试(避免环境因素误报)
  • 强光干扰:用强光(如太阳直射、强光手电)照射接收端窗口,观察是否误报(合格设备应具备抗强光设计,无误报);

  • 粉尘 / 雾气干扰:若现场有粉尘(如煤矿)或雾气(如化工车间),可模拟环境(如喷洒少量水雾),观察设备是否稳定(无异常报警);

  • 电磁干扰:靠近现场其他电气设备(如电机、变频器),观察设备信号是否稳定(屏蔽线接地良好可减少干扰)。

(3)距离调试(仅防爆对射)
若对射探测距离过远(如 50 米以上),可能因光束衰减导致灵敏度下降,可通过设备上的 “灵敏度旋钮" 调节:
  • 若遮挡后不报警,顺时针调大灵敏度;

  • 若未遮挡却误报,逆时针调小灵敏度,直到触发报警的 “遮挡阈值" 正常。

2. 防爆合规性检查(关键!避免安全隐患)

  • 密封检查:检查所有防爆部件(接线腔盖板、格兰头、设备外壳缝隙)是否密封紧实,无松动、漏气(可采用肥皂水涂抹,观察无气泡产生);

  • 接地检查:用万用表测量设备接地电阻,确保≤4Ω(接地不良可能导致静电积累,引发爆炸);

  • 通电发热检查:设备通电运行 30 分钟后,用红外测温仪测量接线端子、外壳温度,确保≤设备额定最高表面温度(如 T4 等级≤135℃),无过热现象;

  • 标识张贴:在设备附近张贴 “防爆设备,禁止擅自拆卸"“危险区域,请勿靠近" 等警示标识,提醒现场人员。

四、安装调试注意事项(避坑指南)

  1. 严禁违规操作
    • 不得在危险区域内带电拆卸设备(需先切断总电源,并用验电器确认无电);

    • 不得随意更换非防爆配件(如用普通接线盒代替防爆接线盒),否则会破坏防爆性能。

  2. 后期维护预留
    • 安装位置需便于后期检修(如预留足够空间,避免被其他设备遮挡);

    • 记录设备安装参数(如高度、角度、灵敏度设置),便于后期故障排查。

  3. 特殊环境适配
    • 腐蚀性环境(如化工车间):选择耐腐蚀材质的设备(如 316 不锈钢外壳),定期清洁防爆面(避免腐蚀物堆积);

    • 高湿环境(如制药车间):确保设备防护等级≥IP65(防尘防水),避免内部进水短路。

总结:核心差异与共性

环节防爆对射(单 / 双光束)防爆光栅(多光束)共性要求
安装难点光束对准简单(1-2 束)多光束需全部对准(易漏调)防爆接线、固定、接地必须合规
调试重点距离与灵敏度调节(远距场景)单束光校准 + 全光束覆盖测试(防漏报)遮挡测试、抗干扰测试、防爆检查必做
适用场景周界远距离防护(几十米至上百米)近距离精确防护(几米至十几米)均需匹配现场危险区域等级
通过以上流程,可确保防爆对射和防爆光栅在易燃易爆环境中安全、稳定运行,实现预期的防护功能。


与我们产生合作,还原您产品蓝图里应有的样子!

立即联系我们
18134552229

欢迎您的咨询
我们将竭尽全力为您用心服务

在线客服

扫码关注我们

Copyright ©2025 二工防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    备案号:皖ICP备16011032号-9

技术支持:智慧城市网    管理登陆    sitemap.xml